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的工作原则、机构职责、人员要求、服务流程、监督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的无差别受理服务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Non-discriminatory Acceptance of Government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86-2021《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工作规范》是吉林省针对政务服务领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推动政务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企业和群众在不同窗口办理业务时能够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其分中心开展的无差别受理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市级还是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只要提供“无差别受理”服务模式,都应遵循此标准。
基本要求
1. 统一标识:政务服务中心需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明确标示出哪些窗口提供无差别受理服务。这有助于提高公众认知度,方便办事人员快速找到对应的服务窗口。
2. 服务承诺公开透明:所有涉及无差别受理的服务事项清单应当向社会公开,并且要保持动态更新。这样可以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给申请人,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受理流程
1. 首问责任制:当第一位工作人员接收到咨询或申请材料时,即承担起全程跟踪处理的责任。即使该工作人员不负责具体业务类型,也必须协助引导至正确的部门或人员处完成后续步骤。
2. 一次性告知制度: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者需要补充资料的情况,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所需补充的内容及要求,减少往返次数。
3. 限时办结机制:明确了各类事项从受理到办结的时间限制,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
质量控制
1. 培训考核: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并通过考试评估其掌握程度。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上岗操作。
2. 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外部满意度调查制度,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持续改进服务水平。
特殊情况处置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应当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同时也可以考虑推出移动终端预约上门等方式提供更多便利措施。
以上是对DB22/T 3286-2021中几个核心内容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