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人工授精的技术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输精操作、设备消毒及后续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牛人工授精工作的技术人员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Bovin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3T 008-2021《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牛人工授精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等内容,旨在提高牛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促进畜牧业发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基本要求:标准中明确指出,从事牛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这确保了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执行人工授精过程。
2. 采精与精液处理:标准要求使用专用设备采集精液,并对采集后的精液进行初步检查,包括颜色、气味等感官指标以及密度、活力等生理特性检测。此外,还应立即对精液进行降温处理,以保持其活性。
3. 输精操作:在输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污染。输精管插入母牛生殖道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组织。同时,根据母牛发情周期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输精,通常是在排卵前24小时左右最为适宜。
4. 记录管理:每次人工授精都应当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受体信息(如品种、年龄)、供体信息(如健康状况)、操作时间及结果等。这些记录有助于追踪繁殖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5. 质量控制:为了保证人工授精的效果,还需定期对实验室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整个流程处于良好状态。另外,应对保存的冷冻精液定期抽样检测,评估其存活率和受胎能力。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条款,可以有效提升牛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从而增加良种牛群的数量,推动我国畜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