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亲本选择与繁育、播种育苗、大田管理、去雄授粉、采收及种子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713/T 230—2021)是山东省临沂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辣椒杂交制种的技术流程,提高种子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规定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并要求亲本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这意味着在开始制种前,必须确保所选品种具备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稳定性,同时亲本种子的质量也需严格把关,以保证后续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一致性。
其次,关于隔离措施,标准强调了自然条件下的隔离距离不得少于1000米,人工隔离时隔离网的高度不低于2米。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对目标品种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种子纯度。实际操作中,种植者需要根据具体地形和环境条件合理规划隔离区域,确保隔离效果。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标准提出了详细的管理要求。包括播种期应控制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之间,苗床温度保持在15℃-25℃范围内,移栽密度为每亩6000株左右等。这些具体参数有助于指导种植者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优化田间布局,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另外,对于授粉管理,标准指出人工辅助授粉应在上午9时至11时进行,且每日授粉次数不少于两次。这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结实率和种子产量,特别是在自然授粉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最后,在采收与贮藏环节,标准要求当果实变红率达到80%以上时即可采收,采后需立即晾晒或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这样可以防止种子发霉变质,延长保存期限。
综上所述,《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规程》(DB3713/T 230—2021)通过一系列细致的规定,从品种选择到最终采收贮藏全过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