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高糖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大棚高糖番茄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sugar Tomato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5T 010-2021《大棚高糖番茄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针对大棚种植高糖番茄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大棚高糖番茄的栽培环境、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为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pH值在6.0至7.0之间的地块。这主要是因为高糖番茄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条件能有效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同时,大棚内需配备完善的通风、保温设施,以确保温度控制在白天20℃至28℃,夜间10℃至18℃之间,这样的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
二、种苗选择与定植
种苗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强调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健壮的品种,如“中杂9号”、“粉珍珠”等。种苗高度应在8厘米至12厘米之间,叶片数不少于4片,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定植时要保证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行距50厘米至60厘米,每亩定植密度控制在2500株至3000株。合理密植既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又能避免因过密导致的通风不良问题。
三、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滴灌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需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灌溉,避免干旱或涝害影响果实发育。施肥上实行“前促后控”的原则,在幼苗期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入结果期后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比例,促进果实糖分积累。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大棚高糖番茄常见的病虫害,如灰霉病、早疫病、白粉虱等,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提倡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防虫网覆盖以及生物农药如苦参碱、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化学药剂则作为辅助手段,在必要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五、采收与分级
采收时间直接影响果实品质。标准规定当果实着色面积达到80%以上且手感稍软时即可采摘。采收后按大小、色泽、成熟度等因素将果实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便于市场销售和消费者选购。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大棚高糖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障种植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