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水面艇海上测试的管理要求、测试流程、安全保障措施及数据记录与分析。本文件适用于无人水面艇研发、生产及使用单位进行海上测试活动的管理和实施。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Sea T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4T 18-2021《无人水面艇海上测试管理规范》是由广东省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无人水面艇在海上进行测试时的管理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5.1 测试环境准备
原文:测试前应确保测试海域的气象、海况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测试前对自然条件的评估。具体来说,需要关注风速、浪高、能见度等气象参数以及海流方向和速度等海况信息。只有当这些因素处于安全范围内,才能开始测试,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2 测试人员资质
原文:参与测试的所有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解读:无人水面艇技术复杂,操作不当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所有参与测试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门的技术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应急处理流程,并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资格认证。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
7.3 数据记录与分析
原文:测试过程中应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并及时分析处理。
解读:数据是评价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准确记录如航速、定位精度、能耗等关键参数。同时,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8.1 应急预案制定
原文: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通讯中断、设备故障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解读:海上作业环境恶劣且不可控因素较多,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提前规划好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及其解决办法至关重要。例如,在通信信号丢失时,可以采用自主导航模式继续执行任务;若发现机械部件损坏,则立即启动备用方案并撤离危险区域。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单阐述,更多细节还需结合全文深入研究。希望上述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