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渭北春玉米产区玉米螟监测与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监测调查、预测预报、防治策略及具体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渭北春玉米产区的玉米螟监测与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Corn Borer in Spring Corn Production Area of Weib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421-2021《渭北春玉米产区玉米螟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陕西省针对玉米螟在渭北春玉米产区的监测和防治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监测方法
条文:
玉米螟的监测应采用田间调查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每块地设5个监测点,每个点随机取样10株玉米植株。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监测的基本方法和取样标准。通过设置多个监测点并随机取样,可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整个区域的虫害情况。这种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玉米螟的发生趋势,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防治措施
条文:
1. 农业防治:种植抗性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
2. 物理防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控制。
4. 化学防治:当田间百株累计卵量达到50粒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解读:
综合防治措施强调了多种手段的结合应用。农业防治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性;物理防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捕捉害虫;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既环保又有效;化学防治则是在其他方法效果不佳时的一种补充手段,但需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防治时间
条文:
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为玉米心叶末期至抽雄初期。
解读:
此条规定了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机。在这个阶段,玉米螟幼虫尚未深入茎秆内部,此时施药能够更有效地杀死害虫,提高防治效率,同时减少对作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密切观察玉米生长情况,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开展防治工作。
以上内容是对DB61/T 1421-2021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度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以实现对渭北春玉米产区玉米螟的有效监测与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