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创电子血压计准确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测试条件、校准要求、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无创电子血压计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
Title:Accuracy Evaluation Method for Non-invasive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未提供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ZTCA 018-2024《无创电子血压计准确性评价方法》中与旧版标准相比新增的重要条文——“动态血压监测数据一致性评估”,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无创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静态条件下的人体模拟器测试。然而,随着医疗需求的变化,动态血压监测逐渐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因此,新版标准特别增加了对设备在动态血压监测场景下表现的评估要求。
该条款的具体内容为:制造商需提供证明其产品在连续24小时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测量值与参考标准间的偏差不超过±5mmHg(平均值)或±8mmHg(单次测量值),且95%的数据点应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步骤实施评估:
首先,选择合适的动态血压监测设备作为参考标准,确保其精度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如AAMI SP10。
其次,在受控环境中模拟真实使用条件,包括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变化情况。这通常需要志愿者参与,记录至少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数据。
然后,利用被测无创电子血压计同步采集相同时间段内的血压信息,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最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如果发现不合格项,则需排查原因并对产品设计做出相应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无创电子血压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同时这也反映了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