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阳艾种植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南阳艾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
Title:Nanyang Mugwort Plan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3/T 003-2021《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是由河南省南阳市发布的区域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南阳艾的种植过程,提高艾草的质量和产量。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南阳地区艾草的种植活动。其中明确界定了“南阳艾”的概念,即产自南阳地区的特定品种艾草,具有较高的挥发油含量和其他药用成分。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产地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种植区域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且无重金属污染。这表明南阳艾的种植对环境有较高要求,需要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保障。
三、种苗选择与处理
种苗必须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健壮植株,要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种苗在栽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此规定强调了种苗质量的重要性,确保种植源头的安全可靠。
四、田间管理
1. 栽培密度:每亩定植1000-1200株为宜。
2.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生长前期重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施钾肥增强抗逆性。
3.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开花期要适当控水。
4.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减少杂草竞争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对于常见的斑枯病可喷洒波尔多液预防;蚜虫可用苦参碱类生物制剂控制。
六、采收加工
采收时间应在盛花期后至枯萎前,一般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时留茬高度不低于10厘米。鲜品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防止有效成分损失。
七、质量检验
成品艾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水分、灰分、挥发油含量等指标。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0.4%,这是衡量南阳艾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以上条款可以看出,DB4113/T 003-2021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最终产品检验的全过程,为南阳艾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