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 - Vehicle-to-Grou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42—2021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规范》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部分规定了车地无线通信的技术要求和系统架构,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5.1.1 系统总体要求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良好的兼容性。系统设计时需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环境条件,如高速移动、多径效应、信号干扰等,并保证在这些条件下仍能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此外,系统还应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列车控制信息、乘客信息服务以及运营维护数据等。
5.2.3 无线接入网结构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宜采用星型或环形拓扑结构。其中,星型结构适用于点对多点通信场景,而环形结构则更适合于需要冗余备份的应用场合。无论采用何种结构,都必须确保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并且要考虑到未来扩展的可能性。
5.3.2 频率资源管理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在规划和分配频率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应当根据实际覆盖范围合理选择工作频段,并采取必要的频率复用策略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频率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非法使用频率的行为。
5.4.1 安全防护措施
为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必须实施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认证、加密传输、访问控制等方面。例如,可以通过数字证书等方式实现设备之间的身份验证;对于敏感信息,则应该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另外,还应该设置合理的权限管理体系,限制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的内容和服务。
5.5.3 性能测试指标
性能测试是评估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否符合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性能测试应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连接成功率、延迟时间、吞吐量、误码率等。只有当所有测试结果均达到规定的阈值时,才能判定该系统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
以上就是对DB37/T 4442—2021中关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部分内容的一些重点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