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中信号系统的工程设计要求、功能需求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teroperability System - Signal System - Part 3: Engineering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40.3—2021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规范 信号系统 第3部分:工程设计》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以下为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的设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线路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确保各参与方对概念有统一理解。
三、基本要求
1. 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2. 设计时需考虑未来可能的技术升级需求。
3. 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四、技术指标
1. 信号传输延迟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值。
2. 数据传输准确性达到99.9%以上。
3.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50000小时。
五、功能要求
1. 实现列车自动防护与自动驾驶功能。
2. 支持多线路间的列车运行协调。
3. 提供详细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支持信息。
六、接口要求
1. 明确了与其他子系统如通信、供电等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2. 规定了数据交换格式及协议标准。
3. 强调了接口测试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流程。
七、安全要求
1. 符合EN50126等国际通行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标准。
2. 对于涉及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采取冗余设计。
3.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八、施工安装
1. 遵循GB50382等相关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确保设备安装位置准确且便于后期维护。
3. 注意防雷接地措施的有效实施。
九、调试与验收
1. 按照既定程序完成单机调试、联调联试直至全线贯通试验。
2. 检查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3. 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以备后续运营维护使用。
十、培训与文档
1. 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
2. 编制详尽的操作手册和技术说明书供日后参考。
3.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资料长期保存完好。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主要框架与核心要点,有助于指导实际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同时持续关注最新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