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疼痛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对手术后成年患者的疼痛管理实践。
Title:Postoperative Pain Assessment and Nursing Care for Adu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AS 39-2023《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标准中,相较于2015版,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术后疼痛的动态评估”被进一步强化,并明确了“多维度评估”的具体实施路径。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患者个体化照护的重视,也反映出疼痛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的转变。本文将围绕“术后疼痛的多维度评估”这一条文,结合新旧版本的差异,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和实际意义。
在2015版标准中,虽然也提到了疼痛评估的重要性,但主要侧重于使用数字评分法(NRS)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单一工具进行评估。而2023版则明确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后不同阶段采用多维度评估方式,包括疼痛强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及患者主观感受等。这标志着标准从“以量为主”向“全面关注”的转变。
多维度评估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估计划。例如,骨科术后患者可能更关注运动相关性疼痛,而腹部手术患者则需重点评估内脏牵拉痛。因此,评估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
其次,在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运用多种工具和手段。除了传统的疼痛评分法外,还可结合患者的行为反应(如表情、肢体动作)、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波动)以及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综合判断。这种综合评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真实疼痛状况。
此外,评估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术后初期应每小时或每两小时评估一次,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间隔。同时,每次评估后应及时记录并反馈给医疗团队,确保疼痛管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最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感受,提升其参与度。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也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TCNAS 39-2023对术后疼痛多维度评估的强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护理理念的深化。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一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术后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