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护理工作。
Title:Standard for Feeding Care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isor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AS 40-202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标准中,相较于2018版,新增了“吞咽功能评估与食物性状匹配”的核心内容。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患者安全进食的重视,也反映出临床护理从“经验判断”向“科学依据”转变的趋势。本文将围绕这一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重点解读该条文的内涵、应用方法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2018版标准中虽已提及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管理,但未明确要求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而2023版标准在第5.2.3条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的食物性状,避免误吸风险。”这一条文的加入,标志着我国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领域迈入了一个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阶段。
接下来,我们需要理解“吞咽功能评估”的具体内容。根据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通常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吞咽造影)以及简易吞咽筛查工具(如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需将患者分为不同吞咽功能等级,并据此调整食物的质地和流体的稠度。例如,对于轻度吞咽困难者,可给予半流质或软食;而对于重度患者,则需采用糊状食物或鼻饲。
在实际应用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是熟悉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食品;三是加强与医生、营养师的协作,形成多学科团队合作机制,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进食环境。良好的心理支持和舒适的进食环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进食意愿和依从性,从而降低误吸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TCNAS 40-2023在吞咽功能评估与食物性状匹配方面的规定,是对原有标准的重要补充和提升。护理人员应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一内容,将其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进食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