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要求、硬件设施建设、软件系统建设、数据管理、运行维护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类学校(包括托幼机构)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Campus Food Safety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与管理规范》(DB3306T 037-2021)是由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明确界定了“智慧化”、“物联网”等专业术语,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理解。例如,“智慧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这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强调,所有从业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定期接受培训。这一规定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三、硬件设施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要求。比如,食堂应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冷藏冷冻设备温度监控装置误差不得超过±1℃。这些硬性指标有助于形成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快速定位原因。
四、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要求学校使用信息化手段记录采购、验收、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且及时更新。此外,还鼓励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风险点,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五、应急处置
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标准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供餐、隔离可疑食品、保护现场等步骤。同时,还规定了报告时限及内容,以便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处理。
六、监督考核
为了保证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设置了监督考核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责令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综上所述,《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与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既注重过程控制又强调结果导向,为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