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的作业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航空影像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数据处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Aerial Orthoimage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91-2021《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该标准适用于采用无人机等航空器获取的影像数据处理工作,下面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部分,标准强调了影像数据的获取应符合以下要求:首先,飞行高度需根据地面分辨率需求确定,确保影像覆盖区域无遗漏且重叠度满足后续处理需要;其次,飞行航线设计要合理规划,保证影像之间的无缝衔接,同时避免因风速、天气等因素影响成像质量。此外,还规定了影像采集时必须记录相关参数如飞行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以便后期校验。
6.2 影像预处理
对于影像预处理环节,标准指出主要包括影像畸变校正、辐射校正以及影像配准等内容。其中,影像畸变校正是指利用相机检校结果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以消除镜头引起的非线性变形;辐射校正则是调整不同波段间亮度差异,使影像色彩更加均匀一致;而影像配准则要求将多源影像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并保证其空间位置准确无误。
7.3 正射影像制作
正射影像制作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步骤之一。本标准特别提到,在生成正射影像过程中,需要依据控制点信息对原始影像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与几何纠正,确保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另外,还提出了针对特殊地形条件下如何调整重采样算法以提高影像细节表现力的具体方法。
8.1 成果提交
最后,在成果提交方面,标准明确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内容:完整的正射影像图集、详细的元数据文档(含技术指标、处理流程描述)、以及必要的辅助资料如飞行日志等。所有提交材料都应当经过严格的检查验证,确保信息完整可靠,便于后续使用或归档保存。
通过以上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从数据采集到最终成果交付全过程给出了明确指导,旨在保障航空影像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为相关领域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