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的总体流程、数据获取、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航空实景影像进行三维数据生产及相关地理信息应用的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3D Data from Aerial Real-scene Im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92-2021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等关键术语。例如,“航空实景影像”是指通过航空摄影获取的具有真实地理信息的图像资料。这一部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确保各方在同一语境下沟通交流。
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环节,标准强调了飞行高度、重叠率以及影像分辨率的要求。规定飞行高度应根据目标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并且正射影像的地面分辨率不得低于0.1米。同时,航向重叠度一般不低于65%,旁向重叠度不低于30%。这些具体数值的选择基于实际操作经验和精度需求,有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处理与建模
关于处理与建模阶段,标准指出需采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完成影像配准、匀色处理等工作。对于三维模型构建,则要求利用多视图立体匹配技术生成密集点云,并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三角网格模型。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对模型进行纹理映射,使最终呈现效果更加逼真。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每幅影像均需经过人工检查;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数据样本进行独立验证;定期组织内部评审会议讨论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等。通过这样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错误发生概率,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应用场景
最后,标准还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如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数据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在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比等因素。因此,了解这些应用场景不仅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标准内容,也为实际项目实施提供了指导方向。
综上所述,《DB12/T 1092-2021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覆盖了航空实景影像三维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既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又兼顾了实践应用的价值。希望上述解读能为大家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