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椰子引种的基本要求、引种程序、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椰子在海南省内的引种与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conut Int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58-2021《椰子引种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椰子引种的术语和定义、引种原则、引种程序、隔离种植、观察鉴定、品种确定及推广应用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引种原则
标准指出,引种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科学性要求依据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科学理论开展引种;安全性强调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防止病虫害传播;经济性关注引种成本效益比,确保经济效益;适应性则需考虑目标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与椰子品种的匹配度。
二、引种程序
引种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引种试验和结果评价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收集目标品种的相关资料,如原产地信息、生长习性等,并制定详细的引种计划。引种试验阶段要求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表现。结果评价阶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品种是否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
三、隔离种植
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或病虫害传播,标准要求引种单位必须在指定区域内进行隔离种植。隔离区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和防护设施,四周设置不低于2米高的防风屏障,并配备专职人员定期巡查。隔离种植时间不得少于两年,期间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禁止未经批准的繁殖材料流入外界环境。
四、观察鉴定
在隔离种植期间,技术人员需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方法对引进品种进行全面观察鉴定。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理指标、抗逆性能等方面。特别是对于病虫害抗性测试,应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方法,在不同季节多次重复实验以获得准确结论。
五、品种确定
当所有试验均达到预期效果后,由专家组根据综合评分确定是否准予推广。如果某品种被认定为适宜本地区栽培,则可列入当地主栽品种名录;反之,则需重新调整引种策略或选择其他替代品系。此外,还鼓励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优质基因材料,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支持。
六、推广应用
对于已确定适宜推广的品种,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培训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同时建立示范点展示实际成效,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另外,还需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保障产品安全可靠,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