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乡村绿化养护的基本要求、养护内容、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乡村绿化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
Title:Rural Greening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乡村绿化养护规范》(DB35/T 2011-2021)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为乡村绿化养护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从标准中选取若干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乡村绿化”、“绿化养护”等关键概念。例如,“乡村绿化”是指在乡村地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种花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绿化养护”则指对已有的绿化植物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的活动。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基础框架,确保各方对工作内容有统一理解。
二、养护管理要求
1. 基本要求:规定了绿化养护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强调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并合理安排养护计划。这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
2. 巡查制度:要求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缺株等问题。巡查频率建议每月不少于两次,并记录每次巡查结果。此举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三、技术措施
1. 灌溉与排水: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供水保障。同时注意做好排水设施维护,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 施肥管理: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以保护土壤结构。施肥时间通常选在春季萌芽期或秋季落叶前,具体用量需参照植物生长状况确定。
四、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对于必须使用的农药,则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药剂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五、安全管理
特别指出在进行修剪、喷洒药物等作业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不受损害。此外还提到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乡村绿化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