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牛品种登记的术语和定义、登记条件、登记程序、信息管理及档案保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开展的肉牛品种登记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ttle Breed Regist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72-2021《肉牛品种登记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肉牛品种登记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肉牛品种登记的范围、术语定义、登记原则、登记程序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肉牛品种登记工作,促进肉牛品种改良和遗传资源保护。
首先,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所有肉牛品种的登记工作,包括本地品种、培育品种及引入品种。这为统一全省肉牛品种登记提供了依据,确保了登记工作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肉牛”、“品种”、“登记”等关键概念做出了清晰界定。“肉牛”是指以生产牛肉为主要目的的牛;“品种”指具有共同来源并能稳定遗传特征的群体;“登记”则是指按照规定程序将符合要求的肉牛个体或群体信息记录到专门数据库中的行为。这些定义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再者,标准强调了登记应遵循的真实性、完整性与连续性三大原则。真实性要求所提交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完整性则意味着所有必要的数据都需涵盖;而连续性指的是从出生到成年乃至繁殖阶段的信息追踪应当连贯不中断。这三个原则贯穿于整个登记流程之中,保证了登记资料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具体操作层面,标准详细规定了登记流程,包括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审核程序以及证书发放等内容。例如,申请者需提供详细的系谱资料、健康证明以及影像资料等作为佐证;相关部门则需在收到完整材料后一定期限内完成审核,并向符合条件的对象颁发正式登记证书。此外,还特别指出对于特殊情况下无法完全满足常规要求的情况,可以采取例外处理机制,但需经过专家论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最后,关于档案管理,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电子化管理系统,确保每头登记肉牛的信息都能被长期保存且易于查询更新。同时,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技术来增强数据安全性和透明度,这对于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造假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肉牛品种登记技术规程》不仅为河南省内肉牛养殖业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指南,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肉牛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