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熔解保温炉节能运行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熔解保温炉节能运行的评价。
Title:Energy-saving Operation Evaluation Index for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Melting and Holding Furna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656-2021《铝及铝合金熔解保温炉节能运行评价指标》是一项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铝及铝合金熔解保温炉的节能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中明确了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要求、技术指标和管理指标三大类。其中:
- 基本要求:规定了设备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例如,熔解保温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产生超标污染物排放。
- 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单位能耗等直接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参数。例如,对于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00kW的熔解保温炉,其热效率应不低于75%,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管理指标:涉及节能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等内容。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能效等级划分
标准提出了基于能效水平的分级评价方法,将熔解保温炉分为A、B、C三个等级:
- A级: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最高的能源利用率;
- B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于大多数同类设备;
- C级: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但仍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通过这样的分级制度,可以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运行监测与数据分析
为保证节能效果的真实性和持续性,标准强调了运行监测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安装必要的计量装置,记录关键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此外,还鼓励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从而进一步提升能效管理水平。
结语
DB31/T 656-2021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节能运行指导,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促进铝及铝合金熔解保温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