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智慧灌溉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采用智慧灌溉技术的稻田种植区域。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mart Irrigation in Paddy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40—2021《稻田智慧灌溉技术规程》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7月9日发布,并自2021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稻田智慧灌溉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系统构成、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内容,适用于稻田智慧灌溉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
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稻田智慧灌溉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节水高效的原则。在规划阶段,需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以及水资源状况等因素。例如,第5.1条强调,灌溉系统的布局要与农田基础设施相协调,确保灌溉水能够均匀分布到整个稻田中,避免出现灌溉死角或过度灌溉的情况。
系统构成
根据标准第6章的规定,稻田智慧灌溉系统主要由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灌排工程和自动化控制工程四部分组成。其中,自动化控制工程是核心部分,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例如,第6.2条规定,传感器应选择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产品,并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方法。按照第7.1条的要求,灌溉用水量应根据水稻生长周期内的需水量、降水补给量以及田间持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此外,第7.3条还提出了灌溉渠系的设计原则,包括渠道断面形状的选择、坡度的设置以及防渗措施的应用等,旨在提高灌溉效率并减少水资源浪费。
施工安装
对于施工安装环节,标准明确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要求。比如,第8.2条提到,管道铺设时应保持平直,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和交叉;第8.4条则要求阀门井的位置要便于操作和检修,同时要做好防水处理。另外,为了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第8.5条建议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运行管理
在运行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措施。第9.1条指出,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第9.3条强调,应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此外,第9.5条还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建立数据库、利用物联网技术等,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维护保养
最后,在维护保养方面,标准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第10.1条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检查,包括清洗过滤器、更换老化部件等。第10.3条则提醒注意冬季防冻问题,必要时可采取保温措施。同时,第10.4条建议保存完整的维修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综上所述,《稻田智慧灌溉技术规程》为稻田智慧灌溉工程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