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应急处置服务的基本要求、组织架构、人员要求、设备设施、工作流程、信息管理、培训与演练、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从事电梯应急处置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Title:Elevator Emergency Response Service Work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30-2021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工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电梯应急处置的服务标准,旨在提升电梯应急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中,标准明确规定了应急处置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例如,第5.1条指出,应急处置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确保其具备处理电梯故障的能力。这一规定强调了人员资质的重要性,有助于保障应急处置的质量与安全性。
其次,关于应急处置流程,标准在第6章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第6.2条提到,当接到电梯困人报警时,应急处置人员应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这不仅明确了响应时间的要求,也体现了对被困乘客安全的高度重视。此外,第6.4条要求应急处置人员必须先确认电梯内是否有人员被困,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避免盲目操作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再者,标准还特别关注了信息记录与报告环节。按照第7.1条的规定,每次应急处置后都应当完整记录处置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到达时间、处置方法、结果等,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追溯处置过程,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最后,在设备维护方面,标准强调了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第8.3条规定,定期检查电梯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减少突发故障的概率,从而降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DB32/T 4130-2021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工作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电梯应急处置服务提出了具体且严格的要求,对于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