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港湾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服务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港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B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29—2021《城市港湾建设与服务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城市港湾建设和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城市中公交站台及周边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后续的服务管理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标准指出,城市港湾应选择在交通流量较大且安全条件较好的路段设置。具体要求包括:站点距离交叉路口不少于50米;避免设置在桥梁、隧道出入口等复杂地形附近;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乘客上下车,并留有无障碍设施通道。此外,还强调了港湾式停靠站的设计需考虑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建议在必要时增设人行横道或地下通道。
设施配置
关于设施配置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港湾内部必须配备清晰可见的标识系统,包括线路信息牌、导向标志等,以便于乘客识别路线和方向。其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规定每个港湾至少要有一个候车亭,并且候车亭内应设有座椅、照明灯等基本服务设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则需要特别设置无障碍设施,比如坡道、扶手等,以保障他们的出行便利。
安全措施
安全性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安全措施上,标准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例如,要求所有港湾必须安装监控摄像头,用于记录现场情况;同时,还鼓励使用智能技术来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比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向驾驶员发送紧急通知等。另外,针对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标准还建议增加防滑地砖铺设面积,并定期检查维护排水系统。
管理与维护
最后,在管理与维护方面,标准同样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针。一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则是从日常巡查、维修保养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执行细则。比如,每个月都要对所有的港湾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并及时修复损坏的部分;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大型清洁活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总之,《城市港湾建设与服务规范》不仅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也为普通市民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标准化文件出台,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