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方法、内容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工作。
Title: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ovine Papular Stomatitis - Part 33: Cattle in He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169.33-2021《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3部分:牛结节性皮肤病》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调查目的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该规范旨在规范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范围应覆盖疫区及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确保无遗漏。
调查内容
1. 基本信息采集
包括养殖场名称、地理位置、养殖规模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疾病传播的基本环境背景。
2. 临床症状观察
标准要求详细记录发病牛只的症状表现,如皮肤上的结节大小、分布位置以及伴随的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一步骤对于初步判断病情至关重要。
3. 实验室检测
强调了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包括病毒分离鉴定、PCR检测等方法。通过实验室手段确认病原体的存在与否,提高诊断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规定了如何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绘制流行曲线以展示疾病发展过程。
报告撰写
要求调查结束后形成书面报告,内容涵盖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措施。报告需客观真实,为后续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条文体现了该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系统化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有效遏制疾病的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