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的接入要求、技术规范、数据交互格式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的开发、接入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lectronic Bid Bond Platform - Part 3: Access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2T 064.3—2021《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 第3部分:接入规范》是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指导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的建设与接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明确了“电子投标保函”、“投标人”、“受益人”等核心概念。例如,“电子投标保函”被定义为通过电子化手段开具的一种担保形式,用于保证投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履约能力。
2. 系统架构要求
- 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需支持多种数据传输协议(如HTTP/HTTPS),并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机制。
3. 接口规范
- 注册与登录接口:规定了投标人及服务机构如何完成注册以及后续登录流程的具体步骤。要求所有交互均需经过身份验证。
- 保函申请接口:描述了投标人向平台提交保函申请时所需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格式要求。
- 状态查询接口:允许投标人或相关方随时查询当前保函的状态信息。
- 撤销/修改接口:当需要对已提交的信息进行调整时的操作指引。
4. 数据交换格式
- 所有数据交换均采用JSON格式,并遵循特定的字段命名规则。此外还强调了对于敏感信息加密处理的重要性。
5. 安全性要求
- 强调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和交易安全。包括但不限于使用SSL/TLS加密通信、定期更新密码策略等。
6. 性能指标
- 对响应时间做出了明确限制,比如任何请求从发送到接收完整回复的时间不得超过两秒。另外也提到了并发处理能力的要求。
7. 测试方法
- 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案来验证上述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其中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多个阶段。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标准文件包含了更多细节和技术参数,请根据具体情况查阅完整版本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