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站城一体化工程中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消防设施配置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站城一体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管理中的消防安全保障。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Fire Safety in Station-City Integra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1889-2021《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是北京市针对站城一体化工程项目制定的一项重要规范。该标准结合了城市交通枢纽与周边商业、居住等功能融合的特点,提出了系统化的消防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消防总平面布局
根据标准第4.1.3条,站城一体化项目应合理规划功能分区,确保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例如,站房与相邻高层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25米,而站房与多层建筑的间距则可适当减小至15米。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火灾蔓延风险,同时兼顾城市空间集约利用。
防火分隔措施
标准第5.2.1条规定,站城一体化项目的地下商业区域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进行分隔。对于地下车库,则需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并保持与其他功能区的物理隔离。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火灾在不同功能区之间迅速扩散。
疏散设施设计
第6.3.4条强调,站城一体化工程的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4米,并且要保证至少两个方向的安全出口。此外,地下商业街等复杂空间还应配备清晰可见的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设备。这些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撤离。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依据第7.1.5条,大型站城综合体必须设置独立的消防泵房,并配置足够容量的高位水箱或稳压装置。同时,每个防火分区都应布置消火栓箱,且间距不宜超过30米。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则需要额外安装气体灭火系统。这样的配置可以为初期火灾扑救提供可靠保障。
智能化消防管理
标准第8.2.3条提倡引入智能化消防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联动机制以及远程指挥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整个站城综合体消防状态的实时监测与高效处置。
以上仅为部分核心内容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全面考量。该标准为促进北京地区站城一体化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