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鲜乳中菌落总数控制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生鲜乳生产、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菌落总数的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tal Viable Count Control in Raw Mil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993-2021《生鲜乳中菌落总数控制技术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鲜乳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对菌落总数的控制。以下为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及其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所有涉及生鲜乳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养殖场、收购站以及运输过程。明确指出该标准不仅关注乳品质量,还强调了从源头到终端整个链条的安全性。
2. 术语定义
- 菌落总数:指在特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到的微生物群落数量。
- 预冷:指将新鲜挤出的牛奶迅速冷却至4℃以下的过程。
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确保执行时的一致性。
3. 原料奶采集前准备
在采集之前,需对挤奶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并确保挤奶人员手部清洁。此外,要求挤奶环境整洁无污染源,避免外界因素影响牛奶品质。此部分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挤奶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细菌滋生。
4. 预冷操作规范
新鲜挤出的牛奶应立即进入预冷阶段,温度控制在0-4℃之间。如果无法即时完成预冷,则应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度。预冷装置的设计应当考虑到高效性和经济性,同时便于日常维护保养。
5. 储藏条件
储存期间,生鲜乳的温度应保持在0-4℃范围内。对于长时间储存的情况,建议使用先进的制冷系统并配备温度监控装置。另外,在装卸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剧烈震动或碰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运输管理
运输车辆必须事先经过彻底清洗消毒,并且在整个行程中维持适当的低温环境。驾驶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冷藏设施以保证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7. 检测频率与时限
生鲜乳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周期抽取样品送检,通常情况下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一旦发现超标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对于紧急状况下的快速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初步判断依据,但最终结论仍需依赖正式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支持。
8. 记录保存
所有与菌落总数控制相关的活动都必须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管至少两年以上。这些资料将成为追溯问题根源的重要线索,同时也是评估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生鲜乳中的菌落总数,还能提升整体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