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及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樟子松的人工造林和相关经营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DB64/T 1816-2021)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范围内樟子松的人工造林活动。这表明该规程主要针对宁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制定,具有很强的地域针对性。
2. 造林地选择:要求选择土层厚度大于50cm、土壤pH值在6.0-8.5之间的地块进行造林。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樟子松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3. 苗木规格:规定苗木高度应达到30cm以上,地径不小于0.3cm。这样的标准可以保证苗木具有足够的生长潜力,为后期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4. 栽植密度:推荐栽植密度为111株/亩左右。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5. 抚育管理:强调造林后三年内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作业,并适时追肥。这有助于改善林地环境,促进幼树快速生长。
6. 病虫害防治:提出要定期巡查林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治。此举对于保护造林成果至关重要。
7. 成活率验收:明确造林当年成活率不低于85%,三年保存率不低于80%。这些指标作为衡量造林成效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监督造林质量。
通过以上条款可以看出,该规程从造林前准备到后期管护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指导科学开展樟子松造林工作,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