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规划编制、保护措施、修复技术及监测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活动。
Title:General Principles for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380-2021《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则》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活动。明确了适用范围,确保在特定区域内实施统一的保护措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文件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支持。例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等,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标准的技术可靠性和一致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草原生态保护”、“草原修复”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草原生态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并维持其生态功能的过程。清晰的定义有助于各方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基本原则
标准提出了多项基本原则,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这些原则强调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以确保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保护措施
标准详细规定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地等。每种措施都有具体的实施要求和技术要点,比如禁牧休牧的时间安排、划区轮牧的具体区域划分等,以保证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修复技术与方法
对于草原修复,标准提供了多种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如植被恢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并且给出了每种技术的应用条件和预期效果。例如,植被恢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退化草原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播种或移植。
监测与评估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保护与修复方案。这一步骤对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2380-2021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其他类似地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