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干草收获、加工、贮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苜蓿干草的生产、加工与贮存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lfalfa Hay Harvesting and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373-2021《苜蓿干草收贮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苜蓿干草的收贮过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其在畜牧业中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效果。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苜蓿收获时机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应在开花期至初花期之间进行收割。这一阶段的苜蓿不仅生物量大,而且营养成分最为丰富,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求收割时留茬高度保持在5-8厘米,这样既能保护植株根系,又能促进再生生长。
其次,关于干燥处理,标准强调采用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相结合的方式,使含水量降至安全储存水平(一般为14%-16%)。自然晾晒应选择晴朗天气,并定期翻动以加速水分蒸发;而人工干燥则需控制温度不超过60℃,避免破坏蛋白质等热敏性物质。
再者,在打包环节,标准规定了不同规格包装物的具体参数。例如,对于方包来说,其尺寸通常为50cm×50cm×100cm左右,重量控制在20kg以内;圆包直径约为1.2m,长度约1.5m,重量可适当增加至30kg。此外,还必须对包内密度做出限制,确保松紧适度,便于运输与饲喂。
另外,存储环境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建议将苜蓿干草存放在通风良好、避光且湿度适宜的地方,垛间距至少保持0.5米以上,顶部离地面高度不低于0.3米。同时,要做好防虫防鼠措施,定期检查库存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在质量检测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粗蛋白含量、纤维素含量、水分含量等多个项目。其中,粗蛋白含量不得低于15%,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6%。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可以有效评估产品是否符合预期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苜蓿干草收贮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田间管理到成品入库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高效优质的苜蓿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我国牧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