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数据规范及接口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建设、使用和维护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
Title:Basic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Blood Information System - Part 3: Clinical Bloo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无提供或未明确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无提供或未明确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918.3-2021《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 第3部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数据采集与存储
此条文强调了数据采集和存储的重要性。系统应具备自动采集输血相关数据的能力,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系统需能够自动记录患者的输血史、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同时,数据存储应满足长期保存的要求,确保在需要时可以追溯历史记录。这不仅有助于医疗质量控制,还能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2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本标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定期备份等手段。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数据操作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篡改行为发生。这对于维护患者隐私权及保障医疗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6.3 系统接口
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本标准特别指出了系统接口的设计原则。具体而言,系统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采用标准化协议作为通信基础,以便于与其他医院信息系统(如HIS、LIS)集成。同时,在设计接口时还需考虑到未来可能扩展的需求,预留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新的业务流程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
7.1 性能指标
对于任何信息系统来说,良好的性能表现都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规定了系统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等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例如,当系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其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设定阈值;而对于查询类操作,则需保证快速返回结果给用户。这些硬性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好坏,因此必须严格遵守。
综上所述,《血液信息系统基本建设规范 第3部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信息系统》为我们构建高效可靠的临床用血管理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上述重点条文的理解与落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