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施设备配置、日常管理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深圳市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的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ilets 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建设与管理指南》(DB4403/T 182-2021)是深圳市发布的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卫生间的设计布局,该标准要求卫生间应设置在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使用的位置,并且要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具体来说,公共卫生间应至少配备一个无障碍厕位,其面积不应小于1.8米×1.5米,门宽不小于90厘米,并且要有足够的回转空间供轮椅使用。此外,无障碍设施还应包括低位洗手盆、紧急呼叫按钮等辅助设备。
其次,在清洁消毒方面,标准强调了定期清洁的重要性以及消毒剂的选择。规定卫生间每日至少清扫两次,保持地面无积水、墙面无污渍。对于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应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浓度为250mg/L至500mg/L之间,并确保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同时,还建议对坐便器采用一次性坐便垫圈或紫外线杀菌装置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再者,关于通风换气系统,标准指出卫生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时窗户开启角度不得小于30度;若采用机械通风,则换气次数不低于每小时6次。此外,还要求卫生间内安装排气扇,并保证其正常运转,防止湿气滞留导致霉菌滋生。
最后,在标识指引上也有明确要求。所有卫生间入口处需悬挂清晰醒目的男女标志牌;内部则需设置指示牌标明洗手池、纸巾盒、垃圾桶等设施位置。对于特殊用途的卫生间(如母婴室),还需额外提供相应的功能介绍及使用须知。
以上是对《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间建设与管理指南》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