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与净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ucellosis Purification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DB4105T 160—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技术规程》DB4105T 160—2021对奶牛场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及潜伏感染状态,这对于正确认识疾病本质至关重要。例如,将无症状但携带病原体的状态定义为潜伏感染,这要求检测时不能仅依赖临床症状。
关于检测方法,规程推荐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作为初筛手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作为确证试验。这种组合方式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判率。特别是强调了阳性结果需经ELISA进一步验证,确保不会遗漏真实病例。
在净化措施上,规程指出要建立完善的隔离制度。对于新引进的奶牛必须先隔离饲养至少30天,并进行全面检测,只有确认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这一规定有效防止了外来病原的引入。
消毒管理也是重点之一。要求对圈舍、运动场以及用具定期开展清洁与消毒工作,特别是在发病期间应增加频次。使用的消毒剂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要轮换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此外,还特别提到疫苗接种计划。建议根据当地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免疫。同时,要做好免疫档案记录,以便追溯每头牛的免疫历史。
最后,在人员防护方面也做出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和鞋帽,并且每次进出都要彻底洗手消毒。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并上报处理。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规程的核心要点,有助于奶牛场更好地执行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