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菜花秋露地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绿菜花的秋露地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utumn Open-field Cultivation of Brocco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菜花,也叫西兰花,在河南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DB4105T 163—2021《绿菜花秋露地栽培技术规程》为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绿菜花在秋季露地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条文】4.1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品种。推荐使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种。
【解读】品种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基础。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品种至关重要。比如,豫花型系列品种就非常适合河南地区的栽培环境。
【条文】4.2 播种育苗
育苗期一般为30天至40天。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解读】良好的育苗管理可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适当的播种时间与合理的消毒措施能有效预防病害发生,提高出苗率。
【条文】5.1 定植
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行距以40厘米×50厘米为宜,每亩栽植约3300株。
【解读】合理的定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健康发育。过密则容易导致病虫害加重,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
【条文】6.1 水肥管理
整个生长期需追肥3次,分别在定植后10天、25天及收获前20天进行。每次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
【解读】科学施肥是增产的关键。分阶段施肥能够满足绿菜花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促进营养均衡吸收。同时注意水分供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条文】8.1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蚜虫等。可采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解读】病虫害防控要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通过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减少病原菌基数,并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实施精准防控,避免滥用药物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就是对DB4105T 163—2021部分核心内容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