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桂林大肚粑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原料要求、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桂林大肚粑的传统手工制作及其工业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Guilin Dadub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桂林大肚粑是广西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其制作工艺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风味与口感。在TGLCX 019-2024《桂林大肚粑制作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即关于发酵时间的具体要求从旧版的“自然发酵24至48小时”调整为“控制发酵时间为36±2小时”。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现代食品加工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也更加科学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发酵过程是影响大肚粑最终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过短的发酵时间可能导致面团酸度不足、质地偏硬;而过长则可能产生过多的酸味,影响食用体验。新版标准通过设定具体的发酵时长范围,既确保了微生物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又便于企业标准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正确应用这项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适当调整发酵环境温度,通常室温保持在25℃左右最为理想;其次,使用活性较高的酵母菌种,并按照推荐比例加入到面粉中混合均匀;最后,每隔数小时需检查一次面团的状态,如出现明显的膨胀迹象且表面有小气泡,则表明发酵效果良好。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标准和技术要点,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桂林大肚粑的整体品质,还能促进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