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杏鲍菇高效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培养料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设施条件下杏鲍菇的高效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of Agrocybe aegerita under Protected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61-2021设施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杏鲍菇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该规程要求栽培环境需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度控制设施。特别是温度控制,杏鲍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通常子实体分化期需要较低的温度(10-15℃),而菌丝体生长阶段则适宜在20-25℃之间。
2. 培养基配方:推荐使用玉米芯、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麸皮和石膏粉。这样的配方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菌丝健康生长。同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建议添加一定比例的石灰调节pH值至7.0左右。
3. 接种与发菌管理:接种时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外界微生物侵入。发菌期间应保持黑暗且湿度适中,初期温度可略高一些以促进菌丝快速蔓延,后期逐渐降低温度有利于形成优质子实体。
4. 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长满白色菌丝后转入出菇棚开始催蕾。此阶段需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并适当减少通风量让环境变得湿润。随着幼菇出现,则需逐步加大通风频率同时控制好昼夜温差刺激分化。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定期检查是否有病原菌或害虫迹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物理方法如清洁场地、调整温湿度等措施处理;必要时也可选用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但必须遵循安全间隔期规定。
6. 采收标准:根据市场定位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一般来说,当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平展时采摘最为理想,此时风味浓郁且品质最佳。此外还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影响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环境准备到最终收获整个流程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