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资源遥感调查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处理与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草原资源的遥感调查及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mote Sensing Surve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57-2021《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草原资源遥感调查工作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在开头部分明确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及其定义,这对于理解后续内容至关重要。例如,“草原资源”被定义为生长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具有生态功能或经济价值的草本植物群落及相关自然资源的总称。这一定义强调了草原不仅仅是植被本身,还包括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
数据获取与处理
在数据获取章节中,标准要求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并规定了影像获取的时间窗口应避开雨季以减少云层覆盖的影响。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不同类型的草原区域需要采用不同的成像波段组合来提高分类精度。
地类划分与编码
地类划分是草原资源调查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将草原划分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以及改良草地三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唯一的编码标识,便于数据库管理和统计分析。这种细致的地类划分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草原的实际状况。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为了确保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如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等。同时指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校验,必要时还需开展野外验证工作以修正误差。
结果表达与报告编写
最后,关于调查成果的表现形式,标准建议采用地图、表格及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展示。其中,地图需清晰地标示出各类草原分布范围及其边界线;表格则用来汇总统计各项指标数据;而文字部分则是对整个调查过程及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阐述。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技术流程指南,同时也兼顾了实践中的灵活性需求,为相关从业人员开展高质量的草原资源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