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芝麻机械化联合播种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作业、田间管理和收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芝麻机械化联合播种生产。
Title:Rapeseed mechanized joint sow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844-2021《芝麻机械化联合播种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芝麻的机械化播种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地区的芝麻机械化联合播种作业。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播种质量符合农业生产的需求。
2. 播种前准备
- 种子处理:要求对芝麻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土壤条件:建议土壤pH值保持在6.5-7.5之间,土壤湿度适中,以便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3. 播种机具选择
- 应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芝麻播种机,确保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均匀。
- 播种机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播或重播现象。
4. 播种参数设定
- 播种密度:每亩播种量应在1.5-2公斤之间,具体数量根据品种特性调整。
- 行距与株距:推荐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范围内,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率。
5. 操作注意事项
- 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监控播种机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参数,确保播种质量。
- 定期检查播种机部件,如发现磨损应及时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播种效果。
6. 播后管理
- 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
- 注意观察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防治。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芝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这项标准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