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呼伦贝尔芥花油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芥花籽为原料生产的芥花油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Hulunbuir Canola 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呼伦贝尔芥花油生产加工技术规程(DB15/T 2345-2021)是一部专门针对呼伦贝尔地区芥花油生产加工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原料要求
1. 原料应选用呼伦贝尔地区的优质双低油菜籽,即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品种。
2. 油菜籽应在适宜的收获期采收,避免过熟或未熟导致品质下降。
3. 入库前需对油菜籽进行清选,去除杂质和霉变籽粒。
二、预处理工艺
1. 烘干:油菜籽水分控制在8%-10%之间,温度不超过45℃,以防止营养成分损失。
2. 脱皮:采用机械法脱皮,脱皮率不低于90%,减少杂质和非油脂部分。
3. 破碎:将油菜籽破碎成适当大小,便于后续压榨。
三、压榨工艺
1. 压榨前需对油菜籽进行蒸炒处理,蒸炒温度为100℃-120℃,时间约30分钟。
2. 使用螺旋式压榨机进行冷榨,压榨压力控制在20MPa左右,出油率不低于35%。
3. 压榨后得到的毛油需立即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四、精炼工艺
1. 脱胶:向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或磷酸溶液,搅拌后静置分层,去除磷脂等胶质物。
2. 脱酸:采用碱炼法,控制温度在60℃-70℃,碱液浓度为1%-2%,中和游离脂肪酸。
3. 脱色:加入活性炭或白土作为吸附剂,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100℃-120℃,保持30分钟。
4. 脱臭: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汽蒸馏,去除异味物质,温度为220℃-240℃,时间为1-2小时。
5. 冷冻结晶:将精炼后的油脂冷却至0℃-5℃,促使蜡质和其他杂质结晶析出,然后通过过滤分离。
五、灌装与储存
1. 灌装前需对容器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无污染。
2. 芥花油应在避光、低温环境下储存,温度不超过20℃,避免光照直射。
3. 定期检查库存油品质量,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以上内容是该规程中的核心部分,对于保障呼伦贝尔芥花油的产品质量和特色风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