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饲养的场址选择、牛舍建设、饲料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奶牛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airy Cattle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347-2021《奶牛饲养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奶牛的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规定了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建设,并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等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牛舍内温度应控制在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超过28℃,相对湿度保持在50%-75%之间。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奶牛健康生长。
二、饲料与饮水
饲料方面强调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的原则,日粮中干物质含量应在45%-65%,蛋白质水平占总干物质的12%-18%。同时要求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每天至少三次,每次饮水量不少于体重的3%-5%。这样能够满足奶牛日常代谢所需营养,促进产奶量提升。
三、饲养管理
对于犊牛期至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也有明确规定:初生犊牛需及时喂初乳,并在7日内开始补饲优质草料;断奶后逐渐增加精料比例直至达到成年牛标准;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定期称重记录生长发育情况,适时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
四、卫生防疫
本部分重点提及了疫苗接种计划及驱虫程序。建议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口蹄疫疫苗注射,每半年开展一次内外寄生虫防治工作。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牛舍内外环境、用具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手部清洗等环节,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无菌状态。
五、繁殖管理
关于母牛配种时间的选择上,通常推荐在产后60天左右开始第一次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尝试,但不得超过90天。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发情周期延长等情况,则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在妊娠期间要特别注意增加富含维生素E和硒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胎儿正常发育。
六、挤奶操作规程
最后还对挤奶流程做出了严格要求:首先要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帽鞋;其次检查乳房健康状况,确认没有炎症后再开始作业;接着按照顺序依次清洗消毒乳头,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后插入奶杯开始收集鲜奶;最后将成品储存在0-4℃条件下不超过2小时即可送检入库。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奶牛饲养技术规范》涵盖了从选址建场到最终产品加工储存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