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注射相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注射前准备、注射过程中操作要求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在注射操作中对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Title: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Related to Inj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AS 32-2023《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中,相较于2018版,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关于“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的管理要求。新标准对这类物品的使用、存储、处置等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重复使用”和“临时替代”方面进行了明确限制。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背景、变化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的管理虽然已有规定,但并未对“重复使用”做出清晰界定,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模糊地带。而TCNAS 32-2023明确规定:“禁止任何情况下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除非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殊用途产品。” 这一条款的提出,是对近年来临床中出现的因重复使用注射器引发的感染事件的直接回应。
该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设计初衷即为单次使用,其结构、材质和灭菌方式均无法支持多次使用。即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若强行重复使用,不仅可能造成器械损坏,还可能因清洁不彻底或灭菌失效而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因此,新版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了此类行为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建立严格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所有用于注射的一次性器具均为合格产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其次,医护人员必须接受专项培训,明确知晓“不可重复使用”的原则,避免因误操作或疏忽导致违规行为。此外,还需加强废弃物管理,确保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分类收集和销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被再次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虽强调“禁止重复使用”,但也提到“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殊用途产品”可例外。这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如某些新型可重复使用注射设备经过严格验证并获得批准后,仍可在限定范围内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扩大适用范围,医疗机构在引入此类产品前,必须完成相应的评估和备案程序。
综上所述,TCNAS 32-2023在注射相关感染防控方面的更新,体现了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禁止重复使用”的明确规定,不仅是对旧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临床实践的有力指导。医疗机构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感染防控体系,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