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仙茅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仙茅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rculigo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仙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证药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5305/T 62-2021《仙茅生产技术规程》对仙茅的种植、管理、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苗培育
规程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种苗应来源于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且需经过一年以上的繁育期。在种苗培育过程中,要确保基质清洁卫生,定期喷洒杀菌剂,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这有助于提高种苗成活率,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二、整地与定植
整地时要求深耕细作,清除杂草和石块,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每亩施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定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一般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合理的整地与定植是仙茅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三、田间管理
规程强调要加强田间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耕除草:定植后每隔15天中耕一次,及时拔除杂草,防止杂草与仙茅争肥争光。
2. 追肥浇水:生长期间需追肥三次,分别在苗期、花期和块茎膨大期。每次追肥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3. 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蔓延。
四、采收与加工
规程规定仙茅应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此时块茎养分积累最为丰富。采收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块茎,以免影响品质。采收后的仙茅需及时清洗晾晒,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才能入库储存。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霉变。
五、质量检测
规程要求每批次产品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残留等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作为合格品上市销售。质量检测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维护了仙茅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仙茅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加工各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为仙茅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仙茅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这一传统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