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场粪尿异位发酵床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发酵床垫料要求、粪尿收集与输送、发酵处理、产物利用及环境监测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的养殖场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ite Fermented Bed Treatment of Swine Manure and Ur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48-2021《猪场粪尿异位发酵床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猪场粪尿异位发酵床的术语和定义、建设要求、运行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异位发酵床:指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收集后,在远离养殖区的地方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的一种设施或系统。
- 翻抛机:一种用于对异位发酵床内物料进行翻动、混合和松散的机械设备。
2. 【建设要求】
- 选址原则: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时需考虑周边环境影响,避免污染水源及居民生活区。
- 场地面积:根据饲养规模确定,一般每头生猪所需占地面积约为0.5平方米至1平方米之间。
- 防渗措施:地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漏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
3. 【运行管理】
- 初始堆料:初次使用时需铺设一定厚度(如60厘米以上)的垫料,并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
- 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水分含量保持在40%-60%范围内;及时补充新鲜垫料以维持适宜的碳氮比;定期翻抛促进通风供氧条件下的有机物分解过程。
- 温度监控:正常情况下发酵温度应在50℃~70℃之间波动,过高或过低均需调整操作参数。
4. 【环境保护】
- 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排放须符合GB 18918中的一级A标准限值要求;固体废弃物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置。
- 恶臭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确保厂界浓度达到GB 14554的规定限值。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条款,可以实现对猪场粪污的有效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