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佳密豆9号大豆品种少免耕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类似生态区佳密豆9号大豆的少免耕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ed or No-tillage Cultivation of Jiamidou 9 Soybean Vari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100-2021 佳密豆9号大豆品种少免耕栽培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针对佳密豆9号大豆品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该品种在少免耕栽培条件下的生产操作。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条款1】: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检测,确保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
解读: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土壤具备良好的理化性质,适宜大豆生长。pH值过低会抑制根系发育,过高则影响养分吸收;而有机质含量不足会导致土壤肥力低下,影响作物产量。
【条款3】: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株距保持在10-15厘米。
解读: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行距过窄容易造成通风透光不良,而株距过宽则浪费土地资源。此规格既能满足佳密豆9号的生长需求,又便于后期田间管理。
【条款5】:苗期需追施氮肥,每公顷用量不超过30公斤;开花结荚期追施磷钾肥,总量控制在40-50公斤。
解读:氮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但过量使用易导致徒长,反而影响结实率。磷钾肥有助于花芽分化和籽粒饱满,在关键生育阶段合理补充可以显著提升品质与产量。
【条款7】:收获时含水量应降至13%-15%,避免因水分过高造成霉变或破损。
解读:适时收获对于保障大豆的商品性至关重要。水分过高不仅增加储存难度,还可能引发病虫害;过低则可能导致裂荚损失。因此严格把控含水量范围,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