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槟榔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槟榔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Title:Panglang (Areca catechu) Processing and Qualit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43-2021 槟榔》是一项海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槟榔的种植、加工和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提升槟榔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以下是对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槟榔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海南省内生产的干制槟榔果和湿制槟榔果。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标准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术语和定义
- 干制槟榔果:经过干燥处理后的槟榔果实。
- 湿制槟榔果:未经干燥处理或仅部分干燥的槟榔果实。
要求
# 感官要求
干制槟榔果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湿制槟榔果则需保持新鲜状态,无腐烂现象。
# 理化指标
对于干制槟榔果,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而湿制槟榔果的水分含量通常较高,但不得超出特定范围以确保其品质稳定。
# 卫生指标
所有产品均需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包括重金属限量、农药残留量等。
试验方法
每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检测方法,例如使用烘箱法测定水分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检测有害物质等。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检查、理化分析及卫生指标测试。每批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销售。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产品的外包装上应当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生产厂家信息等必要内容,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日晒雨淋等情况发生,在储存时也需注意环境条件以延长保质时间。
以上是对《DB46/T 543-2021 槟榔》中一些关键条款的简要说明,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