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麦秸秆机械化收集、储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稻麦秸秆的机械化收储运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Collec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Rice and Wheat Straw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935-2021《稻麦秸秆机械化收储运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稻麦秸秆的机械化收储运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收集机械选择
标准指出,收集机械应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地块的作业条件。具体要求包括:机械的动力系统需稳定可靠,作业宽度适中以提高效率,同时要有良好的故障报警和保护功能。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在实际操作中,机械既能满足大规模作业需求,又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4.2 堆放场地要求
堆放场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加工和运输环节的成本与效率。根据标准规定,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且远离水源保护区和居民区。此外,场地内应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避免积水造成资源浪费或污染环境。这样的布局不仅有利于保持秸秆质量,还减少了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损失。
5.1 收集作业流程
标准明确了收集作业的基本步骤:首先进行田间勘察,确定最佳作业路线;然后按照预定计划启动设备开始收集工作;最后检查收集效果并记录数据。这一流程强调了事前准备的重要性以及过程监控的必要性,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6.1 运输车辆选用
对于运输车辆,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参数要求,如载重量不低于10吨,车厢内部需铺设防滑垫以防滑落等。同时,还特别提到运输过程中要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这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考虑,也是为了保护运输途中的货物安全。
以上是对DB34/T 3935-2021部分关键内容的解读。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稻麦秸秆从田间到工厂整个链条上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