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潞党参产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潞党参的产地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Lu Dangshen (Codonopsis pilosula) at Place of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286-2021《潞党参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潞党参的产地加工流程,确保其质量和药效。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潞党参的最佳采收期为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或春季萌芽前。这一时期采收的潞党参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植株尚未开始生长消耗养分,有利于保持药材的质量。
清洗与整理
在清洗环节,要求使用流动水彻底清洗潞党参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并去除须根、病虫害部位及机械损伤部分。整理过程中需保证潞党参形态完整,避免人为损伤。此举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也减少了后续加工中的污染风险。
干燥方法选择
对于干燥方式的选择,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热风干燥两种方式。自然晾晒时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摊晾,每日翻动数次以促进均匀干燥;热风干燥则需控制温度不超过50℃,防止高温破坏活性成分。通过合理选择干燥方法,可以有效保留潞党参中的营养成分,提升产品品质。
包装储存要求
成品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的材质,确保密封性良好,防止受潮发霉。储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阴凉,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定期检查库存情况,一旦发现有变质迹象应及时处理,确保潞党参在整个存储期间都能维持优良品质。
以上内容是对DB14/T 2286-2021《潞党参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中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潞党参的产品质量,还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