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的确定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及现有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的确定。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Testing Poi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2T 52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确定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中检测点的合理确定。以下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建筑物防雷分类
这一部分明确了不同建筑物应采用的防雷措施等级。例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际特级和甲级大型通信枢纽等。第二类适用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以及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的人员密集场所。第三类则涵盖其他一般性建筑。正确分类有助于后续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开展。
5.2 接闪器检测点
接闪器是直接接收雷电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对避雷针、避雷带(网)、金属屋面等接闪器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强调了接闪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处是否有松动现象,以及防腐处理情况。此外,还需注意接闪器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确保不会因短路引发二次灾害。
6.3 引下线检测点
引下线是从接闪器传导雷电流到接地装置的关键路径。本规范指出,引下线的数量及布置应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并且其材质、规格需符合设计要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引下线是否存在锈蚀、断裂等问题,同时检查固定支架是否牢固可靠,避免因松脱导致功能失效。
7.1 接地装置检测点
接地装置作为雷电流最终流入大地的通道,在整个防雷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标准规定了接地电阻值的具体限值,并建议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实际数值。对于人工接地体而言,除了检查埋设深度外,还应注意焊接质量,保证所有连接部位紧密无虚焊。另外,自然接地体如钢筋混凝土基础也需纳入考量范围。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摘录与解析,完整版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要求。遵循该规范能够有效提升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