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打包发酵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存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秸秆打包发酵的生产与应用,旨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Title:Straw Baling and Ferment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秸秆打包发酵技术规程》(DB2305/T 006-2021)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秸秆打包发酵的技术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秸秆打包发酵”这一概念,指通过特定工艺将秸秆压缩成捆,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基础框架。
2. 原料选择与处理:标准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秸秆作为原料,并建议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如切短或粉碎,以利于后续发酵过程中的均匀混合和微生物活动。
3. 发酵条件:规定了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以及pH值等关键参数。例如,推荐发酵环境温度保持在30至4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pH值维持在5.5-6.5范围内。这些条件能够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发展。
4. 发酵时间:标准指出,完整的发酵周期不应少于20天。在此期间需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5. 质量检验:对于最终产品的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有机质含量、氮磷钾比例及水分含量等。只有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并投入使用。
6. 安全措施:强调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以上内容只是整个标准的一部分重点内容概览,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