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人员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应急管理及培训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学、幼儿园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DB4413/T 21-2021)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学校开展反恐怖防范工作。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关于人员管理
第5.2条规定:学校应建立涉恐重点人员档案,并定期更新。这要求学校不仅要掌握在校师生的基本信息,还需特别关注有涉恐嫌疑的人员,如曾有极端思想倾向的学生或教职员工。通过建立动态档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措施。
二、关于物防建设
第6.3条指出:学校出入口应设置金属探测门等安检设备。这意味着学校需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施,确保外来人员进入时接受严格检查。同时,校园内重要部位如教学楼、宿舍区也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覆盖。
三、关于技防措施
第7.4强调:应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预警能力。例如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比对访客身份;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异常行为模式;设置一键报警装置与公安部门联动。这些措施有助于快速响应突发事件,降低危害程度。
四、关于应急演练
第8.5明确要求: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反恐应急疏散演习。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指挥体系、处置流程等内容,并让全体师生熟悉相关程序。此外还应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宜的培训内容。
五、关于日常巡查
第9.6提到: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巡查校内外环境。巡查范围涵盖围墙周边、隐蔽角落以及地下空间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旦发现可疑物品或人员,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若干核心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对你理解如何有效实施反恐怖防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