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场地选择、养殖设施、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Culture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鳖人工养殖技术规程(DB46/T 540-2021)是海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中华鳖的人工养殖过程,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苗种选择与培育
- 条文内容: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中华鳖苗种,苗种规格应均匀一致。
- 解读:健康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选择时需注意苗种的外观是否正常,如无畸形、无损伤等。规格一致有助于统一管理,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生长不均。
2. 养殖环境要求
- 条文内容:池塘水深应保持在1米以上,水质清澈,pH值维持在7.0-8.5之间。
- 解读:适宜的水深和水质条件对中华鳖的生长至关重要。水深不足会影响其活动空间,而水质不佳可能导致疾病发生。pH值的控制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 饲料投喂
- 条文内容:饲料应富含蛋白质,每日投喂量为中华鳖体重的5%-10%,分早晚两次投喂。
- 解读:高蛋白饲料能促进中华鳖的快速生长。投喂量的控制需根据季节、天气和中华鳖的具体情况调整,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或水质恶化。
4. 疾病防控
- 条文内容:定期消毒池塘,每月至少一次,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治疗。
- 解读:定期消毒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隔离病鳖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5. 捕捞与运输
- 条文内容:捕捞前停食一天,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
- 解读:捕捞前停食可减少运输中的排泄物污染,保证肉质鲜美。运输环节的温湿度控制对中华鳖的存活率有直接影响,需特别注意。
这些条文涵盖了中华鳖养殖的主要环节,遵循这些标准能够有效提升养殖的成功率和产品的质量。